
知道有聽力損失但卻又不行動?
最近的資料表明,雖然至少有10%的人自稱有某種程度的聽力損失,但實際上只有約3%的人佩戴了助聽器。採取初步措施來管理聽力損失往往是這個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方面之一。報告顯示,儘管有充分證據表明聽力損失未得到治療會導致許多後果,並且會對溝通、與他人的互動和整體生活品質產生重大影響,但在一個人懷疑患有聽力損失的情況下,平均需要七年的時間才會採取相應措施。
一般來說,不佩戴助聽器的聽力損失患者更容易感到抑鬱、孤獨、孤立、擔憂,以及對家庭生活不滿。溝通困難往往會導致對參與社交活動失去興趣。很多時候,聽力損失患者可能沒有意識到他們沒有參與周圍的談話,最終甚至因為聽力和溝通困難而選擇不參加生日慶祝活動或與朋友共進晚餐。

聽力是您的朋友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雖然助聽器佩戴者與非助聽器佩戴者參與的單獨活動數量相近,但與非助聽器用戶組相比,助聽器佩戴者更有可能參加有組織的社交活動。這種對社交活動的退出也限制了愛人的社交;他們只能獨自前往或充當伴侶的翻譯。未得到治療的聽力損失也被證明會導致婚姻壓力增加,最終使雙方都出現挫敗感和抑鬱的情緒。
對於聽力損失患者來說,安全也是一個問題。當一個人無法聽到警報、門鈴、有人進入家中,或無法順利通過電話交談時,就對保持自立和安全的家庭環境造成了障礙。由於聽力損失患者難以獲得環境中重要的警示性聲音,他們常常有偏執、擔憂和焦慮的感覺。

聽力損失以外的影響
最後,未經治療的聽力損失會對身體和認知健康產生影響。聽力損失與認知功能的降低有著密切的聯繫,包括可能加劇癡呆症的症狀;研究人員並不是說助聽器可以預防癡呆,而是認為使用聲音放大設備可以減少或延遲因聽力損失帶來的功能下降等後果。不佩戴助聽器的聽力損失患者稱,由於他們整天需要花費額外的精力去傾聽和理解,所以在一天結束時會感到更加疲憊不堪,精疲力竭。據悉,助聽器佩戴者的整體健康狀況比非助聽器佩戴者更好。
聽力損失若不得到解決,會導致對環境的察覺能力下降,理解言語的能力降低,交流減少,而交流往往是人際關係和生活許多方面的支柱。這些後果不僅會影響患有聽力損失的人,還會影響他們周圍的人;這些後果往往是漸進的,為人所忽視。好消息是,佩戴助聽器的人及其家人稱,使用助聽器後,憤怒、挫敗感和抑鬱的情緒減少了。與不佩戴助聽器的人相比,助聽器佩戴者及其家人也自我報告說在家庭關係、自我感覺和整體生活品質等方面有了顯著改善。
98%用家選擇Tandle
同樣產品,Tandle便宜50%以上!
原裝進口,正版保證
Tandle擁有經驗豐富的聽力團隊
提供最新聽力及助聽器新聞
以SSL技術將個人資料進行加密
Tandle沒有任何額外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