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短答案:絕對不會。
我們用另一個例子來講解,你會覺得戴眼鏡會越戴越近視嗎?

就像80年代時,我們身邊的長輩看待眼鏡的態度與現今的助聽器一樣,談之色變,唯恐避之不及。其原因是出於對陌生事物的不瞭解和不熟悉。
但是經過多年的教育和沉澱,現今患有近視的全球人口達超過20億,還有多少人會覺得視力下降的原因是因為配戴眼鏡?
反觀,很多患有近視並有配戴眼鏡的人,其度數都是穩定,沒有太大的變化。亦有些人的近視程度則逐年攀升,但這和戴不戴眼鏡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更多是原因是因為用家持續的不良用眼習慣、視覺疲勞等因素所造成。
回到本文章的主要問題,配戴助聽器會不會越戴越聾?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聽力會下降的原因。
聽力下降是指一邊或兩邊耳朵問題以致聽力減退的情況,任何年齡的人士都可能受影響。聽力下降和很多因素有關,例如美尼爾氏綜合症、工作環境、壓力、高血壓、聽力器官自然退化等等。很多長輩都會因為年齡的增長導致聽力下降,是很正常的現象。聽力下降可分為三種:
- 聽神經退化(隨著年齡而出現聽力變化)
- 傳導性聽力下降(外在環境的聲波並未正常傳送至耳蝸)
- 感音神經性聽力下降(耳蝸和聽覺神經受損時出現)
聲波通常透過外耳進入耳內,從而振動耳膜,鼓膜的振動再通過聽小骨傳送至耳蝸(聽覺器官)。接著,耳蝸的感覺細胞會受到刺激並將訊號傳送至聽覺神經和大腦,大腦會將收到的訊號辨別為聲音。
而助聽器的作用是,從環境中採集聲音或聲學信號,將其傳送給放大器,由放大器處理後傳輸到用家的耳朵中,讓聲音能夠被清楚地感知到。

換句話說,助聽器就是個聲音的放大器,既抑制不了我們自身存在的疾病,也無法改變已經造成的聽力損失,更不用說會影響其下降的進程。
所以,聽力下降和戴不戴助聽器其實沒有任何關係。
既然使用助聽器無法延緩聽力下降,為什麼還要配戴助聽器?
雖然使用助聽器對於聽力本身並沒有延緩衰退的功能。但是,及時驗配助聽器,可以提高社交溝通能力,維持大腦對聲音資訊的加工能力,從而提高生活品質,預防認知衰退,例如老年癡呆等。聽不清、聽不見看似是小問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卻不可小覷。

為什麼拿掉助聽器反而感覺沒有以前聽得清楚了?
很多人覺得助聽器有依賴性,戴了一段時間又拿掉,聽力反而“下降”了。
其實,在沒戴助聽器以前,他們已經慢慢地錯失了很多聲音資訊,只不過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老年人出現聽力問題,都是由家人先發現的。
在配戴助聽器後,耳朵對外界聲音的反應明顯增強,能夠更加輕鬆的獲取溝通中的聲音資訊。但一旦除掉助聽器後,會馬上覺得耳朵聽力明顯下降,所以會造成助聽器越戴越聾的錯覺。這其實和在黑暗中待一段時間,就覺得陽光刺眼,是同一個道理。
溫水煮青蛙,青蛙一時之間不會察覺到,但如果一下子把青蛙放到熱水裡,誰都會撲騰掙扎。所以臨床上,突發性耳聾的病人通常會立即求醫尋求解決方案,但是老年漸進型聽力損失,從發現到尋醫的時間通常都間隔很長。
助聽器噪音很大,會不會損傷原有聽力?
這取決於佩戴的是哪一種助聽器。
如果是選擇的是幾百元的模擬助聽器,便有可能損傷到原有的聽力。因為模擬助聽器採用的是1:1聲音線性放大,對所有頻率的聲音進行同樣的放大,但是每個人不同頻段的聽力損失是不一樣的,錯誤放大不需要放大的頻段就會損傷原有聽力。

現在的數位助聽器具有先進的壓縮技術,經過聽力專家微調後,可以將小聲多放大,大聲不放大,根據聽力曲線類型匹配需要放大的頻率段,從而保護聽力,避免耳朵被雜訊損傷。
此外,數位助聽器擁有的降噪技術,可以有效抑制環境雜訊,讓背景聽起來不那麼吵。
部分用家覺得噪音很大很吵,是因為聽損使他們很久沒聽到過小聲的環境聲音,例如空調、風扇和走路腳步聲等,佩戴助聽器後一下子聽到會感覺噪音很大,原因是在助聽器佩戴初期,用家可能會不習慣,主要是因為長時間處於聽損狀態,已經對好些聲音喪失了敏感性,需要一些時間來重新適應,尤其是那些嚴重聽力損失多年的老人,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熟悉各種生活中的聲音。在佩戴初期建議在安靜環境中逐漸延長每天佩戴助聽器的時間,適應後再改變聆聽環境以及方式,如從安靜環境到雜訊下,交流用語從簡單到複雜。經過適當調試和適應,慢慢就會習慣的。
如果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